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高水平发展的思考——以嘉兴港区为例

    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地。近几年,嘉兴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近日,首届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将于在我市举行,大会以“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为宗旨、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使命、以“构建全球乡村产业生态”为主题、以“打造未来乡村”为愿景,推动农业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深度有机融合,吹响了嘉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号角。虽说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嘉兴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等各项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但是总体来说,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还处在初浅的阶段,如何形成紧密的内在融合体系,如何推动高质量的深度融合发展,还有诸多困难和制约亟需突破,就此作如下思考。

    一、嘉兴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嘉兴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城乡繁荣、经济发达,百姓生活殷实。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嘉兴城乡居民,对发展乡村经济就有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出了许许多多好经验、好典型。如以五芳斋为代表的农产品无公害认证、以乍浦山湾渔村为代表的渔家乐、以海宁斜桥镇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以海盐青莲为代表的膳博士猪肉产业链、以桐乡乌村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文旅等等。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方面,近年来,嘉兴各地持续聚焦乡村产业兴旺“高效益”、生态宜居“高颜值”、乡风文明“高素质”、治理有效“高水准”、生活富裕“高水平”,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组织领导、规划引领、政策扶持、人才保障、机制创新,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嘉兴平湖市首创全省第一个农业开发区,并为每个新村制订了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如新埭镇要打造花卉主题田园综合体,林埭镇要打造浙北活力水乡、渔乐小镇,新仓镇要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区和临沪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基地,独山港镇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花木种源和航天育种新高地,曹桥街道要打造辐射长三角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集聚区。通过产业融合,嘉兴各地农村已呈现出美丽乡村的新面貌,一大批特色农家乐示范村、学生研学体训基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电商直播间、农村风情体验馆等先后建起。美丽风景变美丽经济,如平湖市已累计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省美丽乡村精品村15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21个、3A级景区村庄7个。2018年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成立农业园区,开启了港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农业园区内新增融合型农业产业企业6家、推进项目12余个,30余家传统农业企业与经营户逐步转型升级;区内企业获得全国绿色小康称号、中国义乌国家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嘉兴名牌产品等荣誉奖项;乍浦镇马家荡村景区全市排名明显前移。

    二、嘉兴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特点

    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的嘉兴市,独特的区位条件为工农业发展带来无与伦比的禀赋资源优势。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嘉兴作了许多尝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是产业融合优势明显。嘉兴临近上海杭州等消费市场,港口、高速、机场交通便利,一小时交通圈有5000万人口、两小时交通圈有1亿多人口,为发展农业休闲产业、绿色产业提供了先机。如嘉兴港区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地处乍浦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保存完好,传统文化传承丰富,如九龙山森林公园、山湾渔村、抗日雕堡群、抗倭抗英遗址、马家荡及长安桥村的庙会文化等,为发展全域农业文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政策扶持引导到位。嘉兴市及所属各县市区通过制定出台各项指导意见和财政扶持政策(嘉兴港区也将近日研究出台),大大激发了投资农业、培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一大批产业资本及技术人才回归家乡。市委市政府通过定目标、分任务、下考核,积极规划部署农村产业,引导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各县市区及乡镇以政策为引导,以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为基本手段,以带动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努力培育一村一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扶持、股权合作,在全市如火如荼,如平湖通界村“股权分红+善治积分”分配模式入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全国八个乡村典型案例。

    三是业态发展精彩纷呈。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天然的农村产业融合体,近年来在我市发展迅猛,依托农村田园景观、乡风民俗、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农事体验、民俗表演、农业观光、节庆主题活动等特色农村旅游产品,拓展农业的业态功能。嘉兴全市目前建有3A级景区村庄45家,并通过评定、考核等,不断强化提升,已涌现出了如徐埭村、潘家村、马家荡村、横港村等产业发展示范村、特色村。传统特色农作物同样得到了发扬光大,如凤桥水蜜桃、姚庄黄桃、桐乡菊花等因为植入了“文化融合”身价倍增。一些传统村落、近现代工矿遗存则借助多业态融合,成为游人眼中的景点、网红打卡地,如海盐丰义村、曹桥野马村等。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城乡融合发展有待突破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各方面的要素制约还是明显存在的,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热能、水资源等多个方面,急需寻找突破口。

    一是土地空间要素。土地是农村发展融合产业的基础条件,没有可建设的土地,产业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更无从发展。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浙江省占2922万亩,嘉兴占334万亩,在建设用地指标全国倒数的浙江省,嘉兴紧缺程度名列前茅。嘉兴港区的情况则更为突出,农业园区1万多亩土地,永农及高标准农田占比周边乡镇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滨海新区城市化及工业区发展压力下,农业园区仅存750亩一般农业用地指标也难以保住。在如此有限的用地空间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很难保障,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入市等用于解决农村产业用地的政策也还在执行的探索阶段,涉及企业、集体、农户等多方利益的纠葛,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近日国家连续出台多个文件,既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松绑”,但同时又把粮食安全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考验。

    二是资金保障要素。产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之外,农业企业想要拿到充足的发展资金并非易事。农业产业投入大、产出周期长、投资见效慢,社会资本很难主动进入。相对于传统农业,融合产业的资金需求更大,小额融资难以满足,而大额融资,准入门槛高,担保要求严,农业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性,大多难以提供大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使得资金保障难以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很多投入无法“资本化”,既不能抵押、又不给保险,加上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房的集体所有制特性,农业产业的金融创新更多则停留在理论层面。

    三是人才需求要素。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各地充分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业一线技术工人、农业文旅专业人才及大量熟练的农村劳动力。但是,现实的农村缺人才,特别是缺年富力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生产工人以及熟悉市场的领头人。以嘉兴港区来说,农业园区三个村,两个村已基本拆迁完毕,仅剩的一个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真正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青壮年寥寥无几,留守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和融合产业的人力需求。近几年“用工荒”问题的凸显,成了摆在农业企业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四是能源及环境要素。嘉兴港区农业园区拥有嘉兴电厂蒸汽热能的独特优势,但是要变为“生产力”却困难重重。首先基础设施投入大,蒸汽管道每公里投资百万以上,单位农业设施的供热设备投入较使用空调加温,平均高出70%;其次使用成本高,目前蒸汽市场指导价每蒸吨大约在200元左右,农业生产用不起。另外,农业污染源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在水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中,除了生活排水外,生产排水更是其中的大头。作为农业产业用水大户的水产养殖业一直以来是城镇水源治理的重点,各地在处理农业污染源防治、环境整治和特色农业生产发展这对矛盾时,只能选择牺牲产业。

    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色农业有待深化强化

       笔者走过浙江省多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现嘉兴市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步子慢、品质低、亮点少、优势不够突出等情况。嘉兴优势的地理条件、发达的城乡经济、丰富的农业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利用好、挖掘好。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实力农业龙头企业少。特别是全国有影响的涉农企业,依然以传统的五芳斋、浙江青莲等老企业为主,近几年冒尖的新企业不多,在全国有影响、有带动效应的企业就更是选不出来。在嘉兴港区的农业园区,现有32家涉农传统企业、合作社,年产值及经营效益普遍很低,依然停留在家庭作坊模式。

    二是有影响农副产业品牌缺。嘉兴的优质农产品,如桐乡董家茭白、王店三园鸡、惠民惠绿密梨、金平湖西瓜等,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小有名气,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始终没有把品牌打得更远。嘉兴港区惠农、九龙等合作社近几年也注册了几个商标,在向培育优质品牌方向努力,但竞争力和影响力更无优势了。

    三是有优势涉农文旅产品弱。港区农业园涉农文旅产品现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园区的引流能力还是不够的。放眼嘉兴也一样,缺少像诸暨米果果、安吉余村和蔼家村、德清莫干山民宿、慈溪杨梅、祟明岛花卉等著名的农旅文化产品,这与嘉兴的地位很不相称。如浙江省国家级中小学生营地有多家,但嘉兴连一座合格的“少年军校”也没有。

    (三)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利益主体有待提升整合

    发展农业和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各方利益的协调、体制机制的健全、思想观念的转变都需要谋求突破和创新。

    一是目标定位缺少“诚意”。在很多干部眼里,发展农村产业只是应付“考核”,主抓城市和工业才是“根本”、“亩产论英雄”才是硬道理。这个思想认识,注定了很多地方,搞农业只是有“过得去”的想法,搞得好是一个“面子”,搞得不好也无关紧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城乡规划、产业导入、政策支持、干部配备、财政预算等各方面,缺少创新、缺少长远谋划、缺少真抓实干。

    二是政策支持只求“过关”。政策支持包括人才政策、产业扶持、土地指标、农业农村古迹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实际上各级政府是做得不够的,譬如支农政策出台,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习惯做文字和数字游戏。近期国土部门新政策,“土地出让金收益要有一半用于农业农村”,这本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重大举措,但实施中,各级地方政府各显神通。另外,即使有了支农的奖补政策,问题还是不少,譬如部分农业生产者要么无从知晓什么政策、要么对照政策无处申报、要么申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资金兑现到位。

    三是农民参与不够“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让其看到足够的眼前利益,但是,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未达到深入紧密的程度,“看得到的实惠”不够多,农民对于产业培育、项目落地多数“冷眼旁观”,甚至极力阻挠反对。以港区为例,马家荡村民“只想拆迁上楼”,对因地制宜搞农业产业融合普遍缺少兴趣,导致诸如“借地不肯借、租房不肯租、修路不准修”等情况。

    四是盘活资产缺少“实招”。村集体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本应承接农民与产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协调、动员农民配合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但现状是村集体对农民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村级合作社、专业社等形式大于内容,参与深度不足,联结的纽带作用发挥不大,未能完全实现组织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村干部害怕得罪人,乡镇干部忙于应付上面的考核,很多本可以利用的村级资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很多好资源没能进得来留得住,甚至农田抛荒、资产闲置、古迹沉沦,美丽乡村、产业融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规划先行,集聚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保障是发展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要强化科学规划、争取政策引导,创新工作思路,不断破除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瓶颈。

    一是通过规划整合,保障土地支撑。发改、农经、工信、商务、供销、财政、自规、科技、旅游、教育等各相关产业,要打破条块分割,有效对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先满足融合产业用地需求,实现产业要素集聚,形成产业融合新局面。

    二是通过政策整合,保障建设资金。整合财政扶持政策,聚焦扶持对象、突出扶持重点、集中扶持方向,加强扶持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作用,提升扶持成效。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行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信贷支持。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三是通过人才整合,引导智力资源。整合和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引进农业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培养农业操作技术人员、农业产业工人、职业农民,鼓励优秀人才回归乡里、学以致用。创新人才应用方式,拓展人才引用渠道,加快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发挥二、三产业经营者的引领作用,搭建和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发挥政府机关农业科研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在农业范畴内,可以适当突破体制限制,允许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农业部门技术骨干人员充实到农业企业和产业中去。

    (二)因地制宜,发展镇村特色

    要深入调研挖掘本地区优势农业产业或特色产品,积极培育“一村一品”,推动“千万工程”建设,坚定走农业产业融合之路,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地。

    一是利用区位及地理优势。以港区来说,区内传统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早,经过长期积淀,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发展融合产业基础牢靠、切实可行。政府通过园区平台公司的鼓励、引导,积极支持传统企业做大做强,向现代化新型农业企业转型,从单一农业生产性向农旅融合型、科技融合型转变。

    二是利用特产及文化优势。运用传统文化优势,挖掘文化背后的价值,形成文化驱动的发展内核动能,促成文化与农业、文化与旅游、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对各类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旅游活动的策划力度,满足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结合各地文化特色,推出各种农事节庆主题活动进行引流,如南湖“桃花节”、嘉善“杜鹃花节”、海宁“尖山杨梅节”、桐乡“桂花节”、平湖“西瓜灯节”等,吸引长三角地区居民和本地居民城郊休闲、短途休闲旅行。

    三是利用品牌及科技优势。抓住时代契机,在我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打好产业发展的基础,改善乡村产业和生活环境,依托各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如港区应抓住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海港新城的契机,推进生态宜居融合发展;依托马家荡3A级景区村庄建设基础,组织各类乡风民俗活动;依托抗战碉堡群等历史文化遗迹,深化农旅融合主题,打造地方特色IP,发展研学教育游、红色爱国游、乡村文化游品牌。

    四是利用地方政策及政经优势。以港区来说,强大的工业基础带来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为反哺农业提供支撑。农业园区三年内用于道路、水利、电力、污水等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过亿元,港区历年来用于园区范围内拆迁、土地整治、政策处理的费用高达20亿元以上,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众多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提高农民收入。

    (三)科技主导,发展高效农业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融合,规划是基础,产业是关键,科技是保障。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围绕服务三农,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走科技强农之路。

    一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数字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渗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和农业功能链的纵向延伸。发展循环农业,实现资源要素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提升农业附加值和产业发展空间。发挥政府平台作用,搭建电商服务、产业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现代科技农业项目加快集聚,形成区域效应。

    二是科技与企业深度融合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着力培养科技应用型的农业企业集群,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提升新型产业融合主体的产业化经营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科技与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创新的“硅谷”。新型农业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为农业插上一双翅膀。借鉴南京国家农创园的做法,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明确园区的总体目标,形成主导产业定位,构建“一核多园多基地”的空间布局,开展科创活动对接,申请多项发明专利,与多个农业强国和国内农业强省进行深度合作。把为浙江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功、为长三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路、为华东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献策作为主要任务,计划通过若干年时间,逐步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全国领先、全球知名“农业硅谷”。

    (四)惠农利民,加强利益联结

    发展农业,要始终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推进农业产业融合,首先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关注农民经济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加强引导,在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重视创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培养当地的产业工人,让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利民惠民。建立“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村建设走出“政府干、群众看”的怪圈,积极推广“农房入股”、“土地入股”等新型合作形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现代农业农村的建设中来,充分保障让当地农民分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关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经济。农业产业兴旺的领路人首先得是村干部,村干部的积极作用无可替代。村级组织除了要起到带头作用,还要有志于自己先“富起来”。村集体有钱了,才能办好村里的公益,才能给农民分红。在推进产业融合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要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土地流转、农宅流转、存量集体资产流转,以及劳务合作社等,既为优势产业的导入提供条件,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寻找保值增值的新路子。

    三是关注农村居住条件,美化农村环境。通过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整体环境,改善农村生态,让农村环境美、生态优、交通便、设施全,让农村成为“向往的生活”之地。农旅等产业融合型项目,对当地农民免费或优惠开放,娱乐设施优先、优惠使用等,让留在当地的农民比“城里人”生活更好、收入更高、更受尊重、更得优惠,使更多人愿意回到农村、愿意留在农村、愿意参与农业、愿意支持产业发展、愿意拥护政府建设。

    (五)改革创新,将“盆景”变“风景”

    在目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嘉湖片区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要素资源与全国大市场相对接,可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提振消费、繁荣国内经济。

    一是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重视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科学引领。应积极搭建脱农村产业发展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农村产业数据的实时观测、更新、传递。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市场需求、消费习惯、产品特性、运输贮存、加工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地发展什么产业,并配套规划好“田网”、“路网”、“渠网”等基础设施,力争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好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牌、绿色牌、有机牌,做精做强乡村旅游,搞好“休闲体验”产业。

    二是在健全政策体系上下功夫。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明确政策支持重点,增强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特别要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农业资源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创新规划、用地、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制度,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区三园一体”平台,推进政策衔接,整合项目资源,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在强化智力支撑上下功夫。大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能人下乡创业创新,积极引导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着力促进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技术装备水平,探索和推广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模式。积极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推动科企社对接、银企社对接,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融入产业融合链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高水平发展的思考——以嘉兴港区为例

    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地。近几年,嘉兴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近日,首届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将于在我市举行,大会以“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为宗旨、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使命、以“构建全球乡村产业生态”为主题、以“打造未来乡村”为愿景,推动农业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深度有机融合,吹响了嘉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号角。虽说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嘉兴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等各项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但是总体来说,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还处在初浅的阶段,如何形成紧密的内在融合体系,如何推动高质量的深度融合发展,还有诸多困难和制约亟需突破,就此作如下思考。

    一、嘉兴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嘉兴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城乡繁荣、经济发达,百姓生活殷实。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嘉兴城乡居民,对发展乡村经济就有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出了许许多多好经验、好典型。如以五芳斋为代表的农产品无公害认证、以乍浦山湾渔村为代表的渔家乐、以海宁斜桥镇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以海盐青莲为代表的膳博士猪肉产业链、以桐乡乌村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文旅等等。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方面,近年来,嘉兴各地持续聚焦乡村产业兴旺“高效益”、生态宜居“高颜值”、乡风文明“高素质”、治理有效“高水准”、生活富裕“高水平”,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组织领导、规划引领、政策扶持、人才保障、机制创新,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嘉兴平湖市首创全省第一个农业开发区,并为每个新村制订了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如新埭镇要打造花卉主题田园综合体,林埭镇要打造浙北活力水乡、渔乐小镇,新仓镇要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区和临沪主要乡村休闲度假基地,独山港镇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的花木种源和航天育种新高地,曹桥街道要打造辐射长三角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集聚区。通过产业融合,嘉兴各地农村已呈现出美丽乡村的新面貌,一大批特色农家乐示范村、学生研学体训基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电商直播间、农村风情体验馆等先后建起。美丽风景变美丽经济,如平湖市已累计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省美丽乡村精品村15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21个、3A级景区村庄7个。2018年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成立农业园区,开启了港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农业园区内新增融合型农业产业企业6家、推进项目12余个,30余家传统农业企业与经营户逐步转型升级;区内企业获得全国绿色小康称号、中国义乌国家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嘉兴名牌产品等荣誉奖项;乍浦镇马家荡村景区全市排名明显前移。

    二、嘉兴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特点

    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的嘉兴市,独特的区位条件为工农业发展带来无与伦比的禀赋资源优势。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嘉兴作了许多尝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是产业融合优势明显。嘉兴临近上海杭州等消费市场,港口、高速、机场交通便利,一小时交通圈有5000万人口、两小时交通圈有1亿多人口,为发展农业休闲产业、绿色产业提供了先机。如嘉兴港区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地处乍浦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保存完好,传统文化传承丰富,如九龙山森林公园、山湾渔村、抗日雕堡群、抗倭抗英遗址、马家荡及长安桥村的庙会文化等,为发展全域农业文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政策扶持引导到位。嘉兴市及所属各县市区通过制定出台各项指导意见和财政扶持政策(嘉兴港区也将近日研究出台),大大激发了投资农业、培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一大批产业资本及技术人才回归家乡。市委市政府通过定目标、分任务、下考核,积极规划部署农村产业,引导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各县市区及乡镇以政策为引导,以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为基本手段,以带动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努力培育一村一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扶持、股权合作,在全市如火如荼,如平湖通界村“股权分红+善治积分”分配模式入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全国八个乡村典型案例。

    三是业态发展精彩纷呈。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天然的农村产业融合体,近年来在我市发展迅猛,依托农村田园景观、乡风民俗、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农事体验、民俗表演、农业观光、节庆主题活动等特色农村旅游产品,拓展农业的业态功能。嘉兴全市目前建有3A级景区村庄45家,并通过评定、考核等,不断强化提升,已涌现出了如徐埭村、潘家村、马家荡村、横港村等产业发展示范村、特色村。传统特色农作物同样得到了发扬光大,如凤桥水蜜桃、姚庄黄桃、桐乡菊花等因为植入了“文化融合”身价倍增。一些传统村落、近现代工矿遗存则借助多业态融合,成为游人眼中的景点、网红打卡地,如海盐丰义村、曹桥野马村等。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城乡融合发展有待突破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各方面的要素制约还是明显存在的,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热能、水资源等多个方面,急需寻找突破口。

    一是土地空间要素。土地是农村发展融合产业的基础条件,没有可建设的土地,产业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更无从发展。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浙江省占2922万亩,嘉兴占334万亩,在建设用地指标全国倒数的浙江省,嘉兴紧缺程度名列前茅。嘉兴港区的情况则更为突出,农业园区1万多亩土地,永农及高标准农田占比周边乡镇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滨海新区城市化及工业区发展压力下,农业园区仅存750亩一般农业用地指标也难以保住。在如此有限的用地空间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很难保障,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入市等用于解决农村产业用地的政策也还在执行的探索阶段,涉及企业、集体、农户等多方利益的纠葛,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近日国家连续出台多个文件,既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松绑”,但同时又把粮食安全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给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考验。

    二是资金保障要素。产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之外,农业企业想要拿到充足的发展资金并非易事。农业产业投入大、产出周期长、投资见效慢,社会资本很难主动进入。相对于传统农业,融合产业的资金需求更大,小额融资难以满足,而大额融资,准入门槛高,担保要求严,农业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性,大多难以提供大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使得资金保障难以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很多投入无法“资本化”,既不能抵押、又不给保险,加上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房的集体所有制特性,农业产业的金融创新更多则停留在理论层面。

    三是人才需求要素。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各地充分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业一线技术工人、农业文旅专业人才及大量熟练的农村劳动力。但是,现实的农村缺人才,特别是缺年富力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生产工人以及熟悉市场的领头人。以嘉兴港区来说,农业园区三个村,两个村已基本拆迁完毕,仅剩的一个村,户籍人口3000多人,真正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青壮年寥寥无几,留守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和融合产业的人力需求。近几年“用工荒”问题的凸显,成了摆在农业企业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四是能源及环境要素。嘉兴港区农业园区拥有嘉兴电厂蒸汽热能的独特优势,但是要变为“生产力”却困难重重。首先基础设施投入大,蒸汽管道每公里投资百万以上,单位农业设施的供热设备投入较使用空调加温,平均高出70%;其次使用成本高,目前蒸汽市场指导价每蒸吨大约在200元左右,农业生产用不起。另外,农业污染源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在水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中,除了生活排水外,生产排水更是其中的大头。作为农业产业用水大户的水产养殖业一直以来是城镇水源治理的重点,各地在处理农业污染源防治、环境整治和特色农业生产发展这对矛盾时,只能选择牺牲产业。

    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色农业有待深化强化

       笔者走过浙江省多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现嘉兴市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步子慢、品质低、亮点少、优势不够突出等情况。嘉兴优势的地理条件、发达的城乡经济、丰富的农业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利用好、挖掘好。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实力农业龙头企业少。特别是全国有影响的涉农企业,依然以传统的五芳斋、浙江青莲等老企业为主,近几年冒尖的新企业不多,在全国有影响、有带动效应的企业就更是选不出来。在嘉兴港区的农业园区,现有32家涉农传统企业、合作社,年产值及经营效益普遍很低,依然停留在家庭作坊模式。

    二是有影响农副产业品牌缺。嘉兴的优质农产品,如桐乡董家茭白、王店三园鸡、惠民惠绿密梨、金平湖西瓜等,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小有名气,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始终没有把品牌打得更远。嘉兴港区惠农、九龙等合作社近几年也注册了几个商标,在向培育优质品牌方向努力,但竞争力和影响力更无优势了。

    三是有优势涉农文旅产品弱。港区农业园涉农文旅产品现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园区的引流能力还是不够的。放眼嘉兴也一样,缺少像诸暨米果果、安吉余村和蔼家村、德清莫干山民宿、慈溪杨梅、祟明岛花卉等著名的农旅文化产品,这与嘉兴的地位很不相称。如浙江省国家级中小学生营地有多家,但嘉兴连一座合格的“少年军校”也没有。

    (三)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利益主体有待提升整合

    发展农业和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各方利益的协调、体制机制的健全、思想观念的转变都需要谋求突破和创新。

    一是目标定位缺少“诚意”。在很多干部眼里,发展农村产业只是应付“考核”,主抓城市和工业才是“根本”、“亩产论英雄”才是硬道理。这个思想认识,注定了很多地方,搞农业只是有“过得去”的想法,搞得好是一个“面子”,搞得不好也无关紧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城乡规划、产业导入、政策支持、干部配备、财政预算等各方面,缺少创新、缺少长远谋划、缺少真抓实干。

    二是政策支持只求“过关”。政策支持包括人才政策、产业扶持、土地指标、农业农村古迹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实际上各级政府是做得不够的,譬如支农政策出台,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习惯做文字和数字游戏。近期国土部门新政策,“土地出让金收益要有一半用于农业农村”,这本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重大举措,但实施中,各级地方政府各显神通。另外,即使有了支农的奖补政策,问题还是不少,譬如部分农业生产者要么无从知晓什么政策、要么对照政策无处申报、要么申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资金兑现到位。

    三是农民参与不够“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让其看到足够的眼前利益,但是,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未达到深入紧密的程度,“看得到的实惠”不够多,农民对于产业培育、项目落地多数“冷眼旁观”,甚至极力阻挠反对。以港区为例,马家荡村民“只想拆迁上楼”,对因地制宜搞农业产业融合普遍缺少兴趣,导致诸如“借地不肯借、租房不肯租、修路不准修”等情况。

    四是盘活资产缺少“实招”。村集体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本应承接农民与产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协调、动员农民配合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但现状是村集体对农民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村级合作社、专业社等形式大于内容,参与深度不足,联结的纽带作用发挥不大,未能完全实现组织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村干部害怕得罪人,乡镇干部忙于应付上面的考核,很多本可以利用的村级资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很多好资源没能进得来留得住,甚至农田抛荒、资产闲置、古迹沉沦,美丽乡村、产业融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规划先行,集聚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保障是发展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要强化科学规划、争取政策引导,创新工作思路,不断破除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瓶颈。

    一是通过规划整合,保障土地支撑。发改、农经、工信、商务、供销、财政、自规、科技、旅游、教育等各相关产业,要打破条块分割,有效对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先满足融合产业用地需求,实现产业要素集聚,形成产业融合新局面。

    二是通过政策整合,保障建设资金。整合财政扶持政策,聚焦扶持对象、突出扶持重点、集中扶持方向,加强扶持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作用,提升扶持成效。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行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信贷支持。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三是通过人才整合,引导智力资源。整合和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引进农业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培养农业操作技术人员、农业产业工人、职业农民,鼓励优秀人才回归乡里、学以致用。创新人才应用方式,拓展人才引用渠道,加快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发挥二、三产业经营者的引领作用,搭建和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发挥政府机关农业科研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在农业范畴内,可以适当突破体制限制,允许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农业部门技术骨干人员充实到农业企业和产业中去。

    (二)因地制宜,发展镇村特色

    要深入调研挖掘本地区优势农业产业或特色产品,积极培育“一村一品”,推动“千万工程”建设,坚定走农业产业融合之路,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地。

    一是利用区位及地理优势。以港区来说,区内传统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早,经过长期积淀,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发展融合产业基础牢靠、切实可行。政府通过园区平台公司的鼓励、引导,积极支持传统企业做大做强,向现代化新型农业企业转型,从单一农业生产性向农旅融合型、科技融合型转变。

    二是利用特产及文化优势。运用传统文化优势,挖掘文化背后的价值,形成文化驱动的发展内核动能,促成文化与农业、文化与旅游、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对各类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休闲旅游活动的策划力度,满足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结合各地文化特色,推出各种农事节庆主题活动进行引流,如南湖“桃花节”、嘉善“杜鹃花节”、海宁“尖山杨梅节”、桐乡“桂花节”、平湖“西瓜灯节”等,吸引长三角地区居民和本地居民城郊休闲、短途休闲旅行。

    三是利用品牌及科技优势。抓住时代契机,在我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打好产业发展的基础,改善乡村产业和生活环境,依托各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如港区应抓住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海港新城的契机,推进生态宜居融合发展;依托马家荡3A级景区村庄建设基础,组织各类乡风民俗活动;依托抗战碉堡群等历史文化遗迹,深化农旅融合主题,打造地方特色IP,发展研学教育游、红色爱国游、乡村文化游品牌。

    四是利用地方政策及政经优势。以港区来说,强大的工业基础带来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为反哺农业提供支撑。农业园区三年内用于道路、水利、电力、污水等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过亿元,港区历年来用于园区范围内拆迁、土地整治、政策处理的费用高达20亿元以上,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众多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提高农民收入。

    (三)科技主导,发展高效农业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融合,规划是基础,产业是关键,科技是保障。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围绕服务三农,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走科技强农之路。

    一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数字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渗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和农业功能链的纵向延伸。发展循环农业,实现资源要素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提升农业附加值和产业发展空间。发挥政府平台作用,搭建电商服务、产业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现代科技农业项目加快集聚,形成区域效应。

    二是科技与企业深度融合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着力培养科技应用型的农业企业集群,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提升新型产业融合主体的产业化经营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科技与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创新的“硅谷”。新型农业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已经为农业插上一双翅膀。借鉴南京国家农创园的做法,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明确园区的总体目标,形成主导产业定位,构建“一核多园多基地”的空间布局,开展科创活动对接,申请多项发明专利,与多个农业强国和国内农业强省进行深度合作。把为浙江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功、为长三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路、为华东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献策作为主要任务,计划通过若干年时间,逐步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全国领先、全球知名“农业硅谷”。

    (四)惠农利民,加强利益联结

    发展农业,要始终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推进农业产业融合,首先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关注农民经济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加强引导,在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重视创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培养当地的产业工人,让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利民惠民。建立“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村建设走出“政府干、群众看”的怪圈,积极推广“农房入股”、“土地入股”等新型合作形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现代农业农村的建设中来,充分保障让当地农民分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关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经济。农业产业兴旺的领路人首先得是村干部,村干部的积极作用无可替代。村级组织除了要起到带头作用,还要有志于自己先“富起来”。村集体有钱了,才能办好村里的公益,才能给农民分红。在推进产业融合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要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土地流转、农宅流转、存量集体资产流转,以及劳务合作社等,既为优势产业的导入提供条件,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寻找保值增值的新路子。

    三是关注农村居住条件,美化农村环境。通过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整体环境,改善农村生态,让农村环境美、生态优、交通便、设施全,让农村成为“向往的生活”之地。农旅等产业融合型项目,对当地农民免费或优惠开放,娱乐设施优先、优惠使用等,让留在当地的农民比“城里人”生活更好、收入更高、更受尊重、更得优惠,使更多人愿意回到农村、愿意留在农村、愿意参与农业、愿意支持产业发展、愿意拥护政府建设。

    (五)改革创新,将“盆景”变“风景”

    在目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嘉湖片区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要素资源与全国大市场相对接,可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提振消费、繁荣国内经济。

    一是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重视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科学引领。应积极搭建脱农村产业发展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农村产业数据的实时观测、更新、传递。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市场需求、消费习惯、产品特性、运输贮存、加工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地发展什么产业,并配套规划好“田网”、“路网”、“渠网”等基础设施,力争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好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牌、绿色牌、有机牌,做精做强乡村旅游,搞好“休闲体验”产业。

    二是在健全政策体系上下功夫。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明确政策支持重点,增强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特别要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农业资源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创新规划、用地、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制度,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区三园一体”平台,推进政策衔接,整合项目资源,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在强化智力支撑上下功夫。大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能人下乡创业创新,积极引导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着力促进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技术装备水平,探索和推广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模式。积极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推动科企社对接、银企社对接,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融入产业融合链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