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乍浦镇,地处南大街社区的城隍弄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一条里弄,因为城隍弄里有一座城隍庙。
说起城隍庙,这是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在我国古代,不论哪座城池,都建有城隍庙,就连驻兵的兵寨,凡称城的(如巡检司城),也大都建有城隍庙,供奉着城隍爷。乍浦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移宋元故邑巡检司至乍浦,巡检司是一种政府派出机构,是县令的属官,为从九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乍浦有了巡检司城后,理所当然地建有城隍庙。与许多城市的城隍庙里供奉着的城隍爷是由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的城隍神所不同,乍浦的城隍庙供奉着的城隍爷却是明代的信国公汤和,而且为乍浦永镇城隍。
乍浦的城隍庙为何供奉着的是明代的信国公汤呢?先要了解一下信国公汤和何其人也?汤和(1326—1395),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年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后随从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为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中山侯、十一年(1378)进信国公。其实汤和还是乍浦筑城的首领。千年古镇乍浦地处杭州湾,依山傍海,历史上一直是军事重镇。春秋战国时期乍浦为越国属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 乍浦属会稽郡海盐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乍浦为海盐盐龙湫乡乍川亭。唐会昌四年(844)乍浦置镇,设镇遏使。虽然乍浦是军事重镇,但直到明代初期,乍浦城仍然是一个没有城墙的滨海小镇。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朱元璋为了加强沿海防御,命熟悉海防的大将汤和巡视各地。当汤和在亲临乍浦巡视后,了解到浙北沿海特别是乍浦人屡遭倭寇侵扰,百姓难以安居乐业。汤和听到民间的疾苦之声,感到有必要在乍浦筑城以保护百姓安宁。为此,汤和又亲自登上乍浦城南的龙珠山(即现在的汤山)之处察看地势后,掌握了乍浦筑城的第一手材料,当即起草了乍浦筑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可行性报告。汤和回京后立即奏明皇上,要在乍浦筑城。汤和的奏本很快得到朱元璋的恩准,据传当时皇帝的命令是“见石取石”。汤和接旨后立即赶到乍浦,向乍浦各界征集筑城方案。由于汤和为人为官深受乍浦百姓拥护,当地百姓听说汤和要在乍浦筑城,纷纷捐粮捐物,踊跃参与,并将当时皇帝“见石取石”的命令镌刻在南城门之上,正是因为这条命令,凡老百姓家的石块,都用于筑城。乍浦一带青石较多,所以乍浦的城墙大都是用灰白略带微蓝色的叫做“青石”的条石构筑而成的,每块长约三尺,高一尺。这种“青石”如今在乍浦镇还能找到。不久,乍浦很快建起了高二丈、周九里的四四方方的乍浦城墙。而城墙里面的夯土,则取之于城墙外围约三丈之外。取土之处后来则成为乍浦的护城河。乍浦城墙上的城楼是用硕大的城砖平砌而成,同样异常坚固。乍浦度地筑城后,牛桥、陈山一带居民迁入城内。
自从乍浦有了城墙后,乍浦城南濒杭州湾,北有护城河与乍浦塘相连,水路直达太湖流域周围各地,城内有土墙围绕,城外有河阻隔,东、西、南、北四门都有吊桥,城门一关,吊桥一收,城内城外顿时隔断。乍浦城从此就成了明朝沿海七十二座卫城之一。乍浦城墙的修筑对防御外来入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直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几百年间,曾多次抵御外来强敌。同时,乍浦筑城也带动后来地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据《乍浦备志》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乍浦“绾海而栖者数千家”,“商贾云集,人烟辐辏,遂为海滨重镇”,商业人口最多时达到五、六万余人。城内街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集市日益繁荣,通商、通航,对外贸易远近闻名,成了东南沿海的重镇。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汤和病逝后,乍浦乡民为了纪念汤和大将的筑城功绩,将汤和察看地势所登的乍浦城南的龙珠山改名为汤山,并在乍浦建庙塑像,奉祀汤和为乍浦城隍之神。乍浦城隍庙所在地的弄堂也改名为城隍弄。乍浦城隍庙在历经600多年的屡经改建,一度规制恢宏。新中国成立后乍浦城隍庙曾改建为粮仓。20世纪末乍浦城隍庙被拆废。
六百多年的沧桑岁月,汤和建起的固若金汤的乍浦城墙至今几乎已荡然无存。乍浦城那巍巍然的古城墙已经看不到了,历史上曾绵延4公里的方形城墙,现在仅供乍浦人凭吊的只有乍浦镇建港路南段一片绵延近200米的夯土城墙。这片似乎显得含糊、混沌、神秘的地方,曾经拥有的非常完整、坚固、漂亮的城墙。在过去六百多年的岁月里,各朝各代的军队曾在此驻守,日夜巡防,守土有责。
固若金汤的城墙消失了,乍浦的城隍弄也在乍浦旧城改造中消失了,然而,乍浦古城的整体布局,特别是护城河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格局。2002年,乍浦城隍庙又在原址北侧的乍浦雅山中路金旺大厦后面重建。重建后的乍浦城隍庙依然奉祀汤和为乍浦城隍之神。当地居民逢年过节依然到城隍庙纪念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