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嘉兴港区坚持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稳进提质、蝶变跃升。
许下“春天的约定”,谱写新质生产力的“奋进序曲”。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港区融媒合作中心推出“向‘新’而行•‘质’汇港区”系列报道,聚焦港区前沿产业、智造企业,生动展示嘉兴港区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切实感受港区向新而行的活力脉动。
4月的嘉兴港,“氢”风拂面,“绿”意正劲,在乍浦港区码头上,蓝白色相间的氢能重卡往来穿梭,不间断运行,真正实现零碳排放、零污染,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着力打造“东方氢港”。
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氢能产业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带动效益强,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嘉兴港区地处长三角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产业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便利的交通区位和丰富的副产氢资源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和氢源基础。
以“创新驱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还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日前,省经信厅公布《2024年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嘉兴港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入选产业,获省财政专项激励,为港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近年来,嘉兴港区抢抓氢能发展窗口期,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通过贯通氢能“产业链”,深耕氢能“创新链”,拓宽氢能“应用链”,抢占“低碳”风口,着力培育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打造“东方氢港”。目前已累计落地10辆氢能公交车、116辆49吨氢能重卡、30辆18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5辆12米氢燃料电池客车;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新引进氢能项目12个,总投资约67亿元。
嘉兴港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氢能与储能领域,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持续引进和培育了国鸿氢能、岩谷气体、优沐科技等龙头企业在内的30余家氢能产业企业,初步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全产业链;聚力打造氢能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13家,依托区内嘉兴长三角氢能研究中心、长三角氢安全中心、“氢能储运装备安全”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积极对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顶级氢能研究机构及院校,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
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港区将按计划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揭榜任务项目建设,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及氢燃料电池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材料及装备制造,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推动氢能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
以拓宽“应用链”引领低碳潮流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港口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嘉兴港区以港口为切入点,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深入推动应用场景开发,持续拓宽氢能“应用链”,引领“低碳”潮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嘉兴港乍浦港区繁忙的作业码头上,巨大的龙门吊伸出长长的悬臂,将货物从货轮上吊装上岸。一辆辆有着白、蓝、绿涂装,印有“东方氢港”标识的氢能重卡装载着一个个集装箱,穿梭往返堆场和码头,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氢能重卡是由羚牛氢能与飞驰新能源合作生产,在车辆生产下线后,羚牛氢能主要负责销售及交付使用。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陈高伟介绍,这些氢能重卡具有续航里程长、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优势,平均百公里氢耗约8—9公斤,比传统油车可节省15%—20%的成本,且完全零排放。目前生产车间每月能生产50台氢能重卡,基本实现满荷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用氢发电排出的是纯水 所以说是做到了真正的绿色环保,设计的续航是400—450公里,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
今年3月,嘉兴港区举行2024年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选择继续“加码”港区氢能发展,斥资3.7亿元打造长三角羚牛绿色氢能运营中心项目。该项目将建设氢能设备数字化运营中心,采购、租用氢能车辆并进行氢能车辆运营业务,计划到2027年运营氢能车辆达到1000辆。
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蒲红霞表示,羚牛将以嘉兴港区为起点,在2025年全国推广1000辆氢能卡车、1000辆氢能叉车,同时开拓氢能航运,推广20条氢能船舶,打造全球首个氢能绿色公水联运的项目,将氢能绿色交通从嘉兴港区向整个长三角辐射,把嘉兴模式复制到全球。
以贯通“产业链”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当前,全球范围正兴起氢能发展热潮,我国也将氢能产业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前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成,挪威技术专家团队也陆续到位,待设备安装调试后进入试生产阶段!”日前,位于嘉兴港区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传来这一好消息。优沐科技玻璃纤维四型压力气瓶项目是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内首个引进的氢能储运项目,也是嘉兴港区引进的第一家外资氢能企业。
挪威优沐高级复合材料有限公司(UAC)是一家专注于天然气、生物气体和氢气的大型玻纤四型容器和运输模块的全球领先供应商。2021年,挪威优沐来港区投资落户,并实现了当年洽谈签约、注册备案、外资到位,同时设立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20000个玻璃纤维四型压力气瓶项目,一期项目预计年产10000个气瓶,预计今年5月初试生产,并预计在满产后实现年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是港区氢能产业链全面布局的重要一环,将连通上游制氢环节和下游应用场景。“与当前市场上的碳纤维四型瓶相比,优沐的产品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与传统金属容器钢瓶相比,能够减轻70%的重量,这种重量的减轻不仅使储存的氢气容量达到传统金属容器的2至3倍,而且成本仅为目前市场上碳纤维产品的一半。”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优沐生产的玻璃纤维四型压力气瓶重量更轻、压力等级更高,可极大降低储氢成本和运氢的物流成本。
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在去年开园的占地1.4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内,已落户国鸿氢能、重塑科技、优沐科技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让氢能产业在长三角形成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在“深根计划”的背景下,嘉兴港区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先行启动的214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建设,旨在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长三角氢能核心示范区。科技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氢能创新中心一期、二期、三期工程,以及多个氢能产业项目的定制厂房等,先行启动区总投资约21.5亿元。嘉兴港区正全力打造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临港开发区,嘉兴港区始终聚焦发展主业,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力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现如今,氢能产业成为继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之外,港区的第三大产业。港区用“1+2”产业之变,诠释高质量转型发展。深厚的产业优势、清晰的产业定位,嘉兴港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做大做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为省市发展提供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