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26 11:06 信息来源: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2024年,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全力打好“创新驱动赋能战、港产城融合发展提速战、对外开放引领战、共同富裕提质战、党建基础提升战”五大战役,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底线夯实年、作风强化年”三年活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69.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3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

(一)讲政治顾大局,知行合一铸忠诚,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深入挖掘“怀橘学堂”“陆绩家风馆”等本土教育点,用好“千名党员大学习”等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抓实调查研究、攻坚破难、争先创优“三张清单”,形成调研报告10个,销号攻坚破难项目16个,完成争先创优工作53项。乍浦镇、雅山社区获省第二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命名,氢能产业链党建联建入选省第二批党建联建案例。持续深化与省属国有企业合作交流,与海港嘉兴港务公司形成了九个方面28项工作清单。始终坚持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了干净干事、勤廉一体的正能量。培育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309%、215%。成功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1人,选树“浙江工匠”3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零的突破。

(二)谋项目增潜力,攻坚破难促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举办2024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招商会,签约15个氢能项目,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0个,创历年之最。首次承办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并取得圆满成功,6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17个市“551”工程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3%。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获专项债资金5.4亿元,获中央资金1.1亿元,获“两新”资金8342万元。持续做好“腾笼换鸟”工作,腾退低效用地294亩。获得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28.6亩,争取主要污染物指标140.9吨,保障了重大项目落地。

(三)拓思路闯新路,因地制宜创亮点,书写精彩新质篇章。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8,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十强,园区单位面积产值、单位投资强度均列全国第3,并跻身浙江省绿色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核心区。氢能产业成功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联和氢能东方氢港加氢站正式启用。国鸿氢能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国首艘64标箱氢燃料动力船舶成功下水调试。蓝箭航天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火箭成功带星发射,实现6项技术成果国内首创首用。嘉兴综合保税区排名稳步提升,首次进入全国A类行列。四个指定监管场地顺利迎来海关总署验收。乍浦港成功开通第二条东南亚集装箱航线,海河联运班轮航线增至29条,新增11个500吨级内河码头泊位,集装箱海河联运单日作业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四)守初心破难题,情系群众办实事,交出温暖民生答卷。高质高效完成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省市民生实事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居全市前列。兜牢民生底线,实现托幼一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困难群体帮扶全覆盖。分别与杭州师范大学和上海东方医院开展第二轮合作。杭师大附属乍浦实验学校(龙湫校区)项目和平湖二院乍浦分院迁移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平湖二院消化内科成功纳入嘉兴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成功纳入全市基层特色专科培育名单。长篇报告文学《淬炼》成功申报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乍浦渔港焕然一新,点燃城市烟火气。首届“嘉港杯”乍浦山海半程马拉松圆满完赛,充分展现了山海特色、古韵并重的独特气质。

(五)守底线防风险,标本兼治保稳定,守牢平安稳定基础。发挥“1+13”安全生产专业安委会作用,坚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一般隐患排查整改率为100%。全面防御“格美”“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未发生较大灾情,无人员伤亡。深入开展国家级减污降碳试点建设,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通过国家首批评估,是全市唯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空气优良率和臭氧指标均列全市第2,PM2.5浓度列全市前列,乍浦镇水质排名提升28个位次。探索“韧性治理”港区实践,创新推出“治联警城”“山海骑卫”“平安工地一件事”等共治警务模式,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实现治安警情、交通事故警情、火灾事故数“三下降”。

关闭
打印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2-26 11:06:17

信息来源: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2024年,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全力打好“创新驱动赋能战、港产城融合发展提速战、对外开放引领战、共同富裕提质战、党建基础提升战”五大战役,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底线夯实年、作风强化年”三年活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69.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3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

(一)讲政治顾大局,知行合一铸忠诚,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深入挖掘“怀橘学堂”“陆绩家风馆”等本土教育点,用好“千名党员大学习”等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抓实调查研究、攻坚破难、争先创优“三张清单”,形成调研报告10个,销号攻坚破难项目16个,完成争先创优工作53项。乍浦镇、雅山社区获省第二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命名,氢能产业链党建联建入选省第二批党建联建案例。持续深化与省属国有企业合作交流,与海港嘉兴港务公司形成了九个方面28项工作清单。始终坚持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了干净干事、勤廉一体的正能量。培育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309%、215%。成功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1人,选树“浙江工匠”3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零的突破。

(二)谋项目增潜力,攻坚破难促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举办2024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招商会,签约15个氢能项目,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0个,创历年之最。首次承办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并取得圆满成功,6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17个市“551”工程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3%。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获专项债资金5.4亿元,获中央资金1.1亿元,获“两新”资金8342万元。持续做好“腾笼换鸟”工作,腾退低效用地294亩。获得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28.6亩,争取主要污染物指标140.9吨,保障了重大项目落地。

(三)拓思路闯新路,因地制宜创亮点,书写精彩新质篇章。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8,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十强,园区单位面积产值、单位投资强度均列全国第3,并跻身浙江省绿色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核心区。氢能产业成功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联和氢能东方氢港加氢站正式启用。国鸿氢能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国首艘64标箱氢燃料动力船舶成功下水调试。蓝箭航天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火箭成功带星发射,实现6项技术成果国内首创首用。嘉兴综合保税区排名稳步提升,首次进入全国A类行列。四个指定监管场地顺利迎来海关总署验收。乍浦港成功开通第二条东南亚集装箱航线,海河联运班轮航线增至29条,新增11个500吨级内河码头泊位,集装箱海河联运单日作业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四)守初心破难题,情系群众办实事,交出温暖民生答卷。高质高效完成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省市民生实事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居全市前列。兜牢民生底线,实现托幼一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困难群体帮扶全覆盖。分别与杭州师范大学和上海东方医院开展第二轮合作。杭师大附属乍浦实验学校(龙湫校区)项目和平湖二院乍浦分院迁移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平湖二院消化内科成功纳入嘉兴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成功纳入全市基层特色专科培育名单。长篇报告文学《淬炼》成功申报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乍浦渔港焕然一新,点燃城市烟火气。首届“嘉港杯”乍浦山海半程马拉松圆满完赛,充分展现了山海特色、古韵并重的独特气质。

(五)守底线防风险,标本兼治保稳定,守牢平安稳定基础。发挥“1+13”安全生产专业安委会作用,坚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一般隐患排查整改率为100%。全面防御“格美”“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未发生较大灾情,无人员伤亡。深入开展国家级减污降碳试点建设,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通过国家首批评估,是全市唯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空气优良率和臭氧指标均列全市第2,PM2.5浓度列全市前列,乍浦镇水质排名提升28个位次。探索“韧性治理”港区实践,创新推出“治联警城”“山海骑卫”“平安工地一件事”等共治警务模式,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实现治安警情、交通事故警情、火灾事故数“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