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乍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乍浦少年行”文明实践品牌为引领,在乍浦会馆这座承载着千年商贸文化的古建筑中,为10余组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研学之旅。活动通过专人讲解、文物赏析和场景体验,让亲子家庭们在实践中感受乍浦作为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传承意识。
活动特邀乍浦镇收藏协会主席刘克明担任主讲。今年63岁的刘克明,自幼受家族艺术熏陶,从80年代开启收藏生涯,将经商所得投入字画、碑拓、古籍的搜集。四十余年间,他累计收藏上千件珍贵文物,无偿向政府捐赠近百件,并为乍浦会馆陈列馆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作为会馆文化的重要推动者,刘克明不仅捐赠了明州公所椅等文物,还牵头征集数百余件藏品,展出61件/套,并参与会馆设计、许白凤诗集整理等工作,让历史记忆“活”在当下。他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收藏不仅是兴趣,更是对文化的致敬”。
乍浦会馆位于南司弄76号的一处历史建筑中,修缮后以270㎡的空间呈现乍浦商贸历史。入口处27家会馆名称的牌匾、左厢房清代乍浦港沙盘、右厢房千年古镇视频,瞬间将大家带入历史长河。
一楼主厅为会馆中堂,两旁为主要会馆介绍,此外还有部分实物展示。二楼为乍浦港口历史介绍、会馆戏台、清代乍浦名商以及乍浦当代名商名店。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实物陈列、图文介绍等形式,让来访者在互动中了解“以义经商”“以智经商”的商帮文化,感受先辈开拓海运的智慧与勇气。
活动中,亲子家庭在刘克明的带领、讲解下,近距离观察、了解了馆内文物,尤其是清代乍浦明州公所办(海蜇会馆)的椅子、《创立荠山天灯碑记》石刻,这些文物串联起历史上乍浦丰富灿烂的会馆文化,从不同角度展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因素以及昔日先贤在乍浦创业的历程。
“这些文物都是活生生的历史,让我们对乍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新居民沈思淼家长表示,此次活动让孩子对乍浦这个第二故乡有了具象认知。学生王子龙说:“刘爷爷的收藏故事让我明白,保护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根。”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专人讲解+文物赏析+场景体验”模式,让传统文化在亲子互动中焕发新生。未来,乍浦镇将进一步挖掘本地资源,持续深化“乍浦少年行”文明实践品牌,以古镇研学、非遗传承、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