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港区乡村旅游“供需双旺”引领长三角短途度假新风尚 |
——以“野米饭+”创新业态撬动乡村振兴,打造沉浸式田园经济样本
【核心数据】
2025年五一期间,港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同比2024年激增50%;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岗位新增50个,参与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在长三角城市群“微度假”需求爆发与新能源车自驾渗透率超40%的双重驱动下,港区凭借“1小时都市田园圈”区位优势,成功将传统农事活动升级为集美食体验、亲子研学、团建社交于一体的文旅新IP。
一、区位赋能:长三角“黄金枢纽”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港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沪杭甬苏四城“1小时交通圈”在此交汇,杭浦高速、沪平盐城际铁路等基建网络形成“毛细血管式”通达体系。2025年五一期间,新能源车充电桩在乡村旅游点覆盖率达100%,叠加“错峰出游”心理驱动,嘉兴市内及周边等地家庭客群占比超70%,形成“早出晚归”的轻量化度假模式。
二、业态创新:“野米饭+”重构乡村消费场景
1. 瑞臻农场:从“餐桌”到“田间”的参与式经济
• 燕窝果认养计划:推出“一树一码”数字化认养系统,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果树生长状态,收获期提供采摘+包装+配送全链条服务。
• 龙虾垂钓➕露营:打造生态垂钓区,配套网红“龙虾盲盒”(随机放入不同品种龙虾),客单价提升至298元/人,较传统农家乐溢价超3倍。
• 大樱桃采摘 五一期间推出“樱桃采摘券”,日均接待亲子家庭超30组。
2. 马家荡野米饭基地:海陆融合打造味觉记忆点
• 海鲜野米饭IP化:利用港区特色海鲜产品和传统野米饭配料(梭子蟹+鱿鱼花+海白虾+蚕豆+春笋+莴苣),带给游客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港区乡村旅游正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计划2026年建成田园体验综合体,重点布局智慧农业示范园、康养民宿等项目,力争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让“都市人的后花园”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2025年五一假期:港区乡村旅游“供需双旺”引领长三角短途度假新风尚 |
——以“野米饭+”创新业态撬动乡村振兴,打造沉浸式田园经济样本
【核心数据】
2025年五一期间,港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同比2024年激增50%;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岗位新增50个,参与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在长三角城市群“微度假”需求爆发与新能源车自驾渗透率超40%的双重驱动下,港区凭借“1小时都市田园圈”区位优势,成功将传统农事活动升级为集美食体验、亲子研学、团建社交于一体的文旅新IP。
一、区位赋能:长三角“黄金枢纽”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港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沪杭甬苏四城“1小时交通圈”在此交汇,杭浦高速、沪平盐城际铁路等基建网络形成“毛细血管式”通达体系。2025年五一期间,新能源车充电桩在乡村旅游点覆盖率达100%,叠加“错峰出游”心理驱动,嘉兴市内及周边等地家庭客群占比超70%,形成“早出晚归”的轻量化度假模式。
二、业态创新:“野米饭+”重构乡村消费场景
1. 瑞臻农场:从“餐桌”到“田间”的参与式经济
• 燕窝果认养计划:推出“一树一码”数字化认养系统,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果树生长状态,收获期提供采摘+包装+配送全链条服务。
• 龙虾垂钓➕露营:打造生态垂钓区,配套网红“龙虾盲盒”(随机放入不同品种龙虾),客单价提升至298元/人,较传统农家乐溢价超3倍。
• 大樱桃采摘 五一期间推出“樱桃采摘券”,日均接待亲子家庭超30组。
2. 马家荡野米饭基地:海陆融合打造味觉记忆点
• 海鲜野米饭IP化:利用港区特色海鲜产品和传统野米饭配料(梭子蟹+鱿鱼花+海白虾+蚕豆+春笋+莴苣),带给游客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港区乡村旅游正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计划2026年建成田园体验综合体,重点布局智慧农业示范园、康养民宿等项目,力争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让“都市人的后花园”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